什么成为了束缚我们的枷锁

The fabelmans,译名造梦之家,是Steven Allan Spielberg自己的年少经历改编而来。

几天前看完,除去故事本身,感触更深的是Sammy和Boris舅舅那一晚的房间对话

拼接截图.jpg

只不过今天谈论的不是艺术,而是更远的意识形态矛盾。

为什么Boris舅舅会这么说?因为他的家人对于他跑去马戏团表演把头伸进狮子嘴里这种行为不解,强烈排斥,认为他有问题,是个怪人。在开明开放的家人面前,此话可有可无,只是对于Sammy和Boris而言,他们的家人并不是那么的理想。

昨晚给妈打了个电话,表示了自己想把头发留长些扎起来,立刻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给出的几点理由如下:

  • 让其他人看起来性别不分,没有点男孩子该有的样子
  • 是放荡不羁的艺术家的标志,或者那些街头小混混和不良青年的体现
  • 心里过不去,就是不接受

听完,发现这些理由都是基于刻板印象而言。在电话里讲理是不可能的,但可以事后分析一下为什么她会这么想。

就第二点开始,或许是和老妈的童年经历与职业经历有关。外公是一名教师,外婆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在我妈和舅舅的成长中担起了主要的教导工作。舅舅淘气,学习比我妈差得多,经常受到外婆批评,我妈比他乖些,但是长大以后两人的气质就截然不同了。

小学时中午经常在外婆家睡觉,下午放学再由父母接回家,因而能与外婆舅舅接触更多。记得那时舅舅会经常和我讲一些他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以及各种道德理论,那时自己还是似懂非懂,不过很喜欢他,觉得他很特别,现在看来发现这种特别是相较于当时自己的家庭环境,他是站起来看到更远处的那个人。

外婆是一位很坚强的人,吃苦耐劳,但是和外公在意识上常有分歧。我表妹出生长大后,她表现得老叛逆了,两人就对她的教育方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立场,一个主打,一个主文。但在我看来,两人都没能把握住精髓,外婆她先是想要怎么样,才是怎么做,对于表妹是怎么想的,没有真正地去了解,或者说表妹不愿真心透露,只能凭着自己先前的认知进行“纠正”。这种纠正没有尊重客观事实,仅依靠个人的意识去强行改变,结果只是适得其反,或者不死也有七分残。

老妈在市郊的一所中学里教了十多年书,遇见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或小镇,成绩挺差,调皮捣蛋,每天都要很操心,被很顽固的学生气到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无论什么环境下,不管年龄大小,地位差异,“近墨者黑”的理论依旧有效,在身边学生的熏陶下,她的认知也逐渐一边倒。在我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她的基线是”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像她的学生那样“,因为接触的很多学生都是不好的,所以他们的各种表现都是不好的,而忽略了一些不以好坏定义的正常行为。她缺乏对明暗双方的充分了解,无法对比与思考,导致了负面上的”爱屋及乌“。

为了反驳第一点后面一句,我给她科普了性少数群体LGBT+,并且举例了她认识的一位我的同学,是同性恋。但是结果比自己想象得还要糟糕:她明确表示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是会遭受社会鄙视,会影响未来前途,是变异,会传染的。

性少数群体是正常的。如果说是一种病,为什么没有医生能够治好,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病。就像白天鹅与黑天鹅,难不成因为黑天鹅少就说那是染色上去的,或者怪物?谁能强制他们去改变自己原本的属性,那是洗脑,不是治疗。我那位同性恋的同学至今生活得很好,靠着自己的文学才能获得了很多文学比赛奖项,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如果说鄙视、前途和传染,我不见得,只能说有人在臆想。

心里过不去,不妨说是没办法冲破自身内心的枷锁。

和56谈论起这件事,她说封建思想和自由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封建是可喜的,我也曾沉浸在一成不变的温床里,每天乐呵呵的;封建更是可悲的,沉浸在过时的愚昧无知中,错失机遇的人不算少数。想要发展,就注定进步,注定接受认知上的冲击。如果是同龄的路人,我或许可以放弃,不理睬他们。但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我想挽救,去唤醒他们。像铃芽之旅中那句”我恨你,但我更爱你。“这注定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很痛苦的路。

羡慕其他开放的家长,但是那些家长自己思想上受了多少苦,无异于我们第一次被现实痛击,站起睁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切难以接受但就是真实存在的事一样。有人痛哭、有人惘然、有人抑郁、有人大笑。为什么旧中国不能改革只能革命,也是这个道理。

我从小到大都是比较听话的,但我发现在叛逆,和他们大吵一架时,感到内疚之外,更多的是快乐,我喜欢那种感觉,像是积压心头已久的一口气得到了发泄。啊,我的问题出在哪?或者说这个本身就不是问题。我听的话是什么话,真话、假话、废话……?他们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我异于常态的行为就一定是不正常的吗?什么时候,”不正常“这个词被理解成贬义词;什么时候,带有固执意识形态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能够更为多元?

以及,人们口口声声的”正常“,那是什么?正常不是正确,正常是符合当前社会习惯的常态。旧社会中的”吃人“被看作正常的事,而现今社会的我们眼中那简直恐怖至极。总得有人站起来,站在封建的对立面,面对着大流的冲击。付出代价,但是无怨无悔。特立独行不是贬义词,标新立异也不是贬义词,只有怎样解读它们的人。

屏幕截图 2023-05-13 123359.png

对于头发一事,我爸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解读为是在追求形式,而我只是单纯地想像女孩子那样用上发圈,扎出各种喜欢的发型。

是在追求内心的想法,但是内心的想法容易会被定义成追求形式而想。就像现在会有网红卖惨,人们会有两种评论:为了流量而卖,或者单纯发自内心地卖。至于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我们很难知道,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和先前的认知去推断,所以有了缺乏依据的猜想。猜想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是未被证实的错误的猜想被人们奉为真理。

你以为革命年代早已过去?它才刚开始一点呢,并且永远不会结束。

最后还是像我那份给今年的话:2023,辞旧迎新